说起途锐,在我心里它一直是个特别的存在。不像BBA那些豪华SUV,整天在街上晃悠,自带光环,生怕别人不知道它贵。途锐这车,它就有点低调,甚至有点闷骚。懂行的看它,会知道它那套四驱系统有多牛,那个底盘调校有多扎实,它能带你去那些普通城市SUV去不了的地方。它的外观也不是那种犀利得晃眼的设计,但就是透着一股子沉稳、有力。尤其改款后,前脸那贯穿式的设计,夜里亮起来,还真有那么点意思。但问题是啥?以前那价格啊,真是让人只能远观,不能亵玩。七八十万起步,稍微选点配置就奔着九十甚至上百万去了,这哪里是一般老百姓敢碰的?它是好,好得没话说,可那高高在上的价格,就像一道无形的墙,把大多数潜在的喜爱者挡在了门外。
记得前两年,跟朋友聊车,提到途锐,大家一致的评价就是“好车,就是太贵了”。那会儿,同级别的BBA,虽然价格也坚挺,但至少市场上能找到一些优惠,或者品牌知名度更高,更多人愿意为那个标买单。途锐呢?就像个被遗忘的角落里的高手,武功盖世,可就是没人来挑战,也没人来围观,因为它设置的门槛实在太高了。

结果现在呢?风向变了,变得让人猝不及防。你去那些汽车论坛、社群看看,大众途锐价格这几个字出现的频率简直高得吓人。各种优惠力度,各种降幅,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价格,现在摆在了台面上。有朋友跟我说,有些地方,途锐的入门级价格都快下探到六十万以内了,这在以前,简直是天方夜谭!你想想,一辆曾经售价直逼甚至超过BBA同级别车型的豪华SUV,现在突然跟人家的中低配甚至高配打起了价格战,这冲击力可不是盖的。
为啥会这样?我觉得这背后原因复杂着呢,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。首先,市场大环境肯定是逃不掉的。这年头,新能源车像洪水猛兽一样冲进来,不仅抢占了轿车和普通SUV的市场,连带豪华车市场也受到了影响。像理想、蔚来、问界这些新势力,虽然品牌底蕴比不上大众,但它们凭着智能座舱、长续航、以及一些价格上的优势,分流了不少消费者,特别是对科技配置比较看重的年轻一代。传统燃油车,尤其是大排量、高售价的车型,压力空前巨大。
其次,大众品牌在国内的溢价能力,我觉得也在悄悄发生变化。虽然大众依然是销量巨头,但消费者越来越理性,越来越看重产品力本身和性价比。以前那个“开大众就觉得高级”的时代,多少有点过去了。途锐虽然是大众的金字塔尖,但它顶着大众的标,不像奥迪、保时捷那样自带豪华品牌光环。当它的价格跟真正的豪华品牌平齐甚至更高时,很多人会犹豫。现在价格下来了,反而让更多人看到了它产品力的价值。
还有一点,途锐是不是有点被大众集团内部“边缘化”了?你看它在中国的营销力度,跟同门的奥迪Q7、甚至跟自家途昂比,是不是都低调很多?它不像一款走量的车型,更像是一种技术和品牌的图腾。但图腾也得吃饭啊!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,光靠懂的人口口相传是不够的。也许是时候放下身段,用价格来吸引那些原本因为价格而错过它的人了。
这波降价,对谁影响最大?肯定是想买但以前买不起的那些人啊!我身边就有朋友,本来在看宝马X5、奔驰GLE,或者咬咬牙上奥迪Q7的。现在一看途锐的价格,挠头了!说实话,论越野能力、论底盘扎实度,途锐真不是吹的,它那套东西,跟卡宴、Q7是一个平台的,血统纯正。以前是价格让人犹豫,现在价格下来了,性价比瞬间就凸显出来了。同样六七十万,买BBA可能只是中低配,配置一般,动力也普通;但买途锐,可能就能买到动力更好的车型,甚至能享受到它独有的某些越野配置。这种落差带来的吸引力,是巨大的。
当然,这事儿也让一些人心里不是滋味。尤其是那些前不久刚以高价把途锐提回家的老车主们,看着自己爱车的二手车价格因为这波官降而跳水,心里估计跟吃了黄连一样苦。这跌幅,搁谁身上都肉疼。这大概就是市场竞争的残酷吧,没有永远坚挺的价格,只有不断变化的策略。
所以,大众途锐价格降价,这事儿在我看来,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变化,它折射出了整个汽车市场的变局,燃油车的压力,新能源的冲击,以及传统品牌在新时代的策略调整。它让途锐这款有实力、有底蕴但过去高处不胜寒的车型,突然有了烟火气,有了更多人能够触碰到的可能。
那么问题来了,这波降价是抄底的好时机吗?我觉得,如果你真的懂途锐,喜欢它那种低调的实力,不追求那些虚头巴脑的品牌光环,那么现在这个价格,确实非常有吸引力。它是一款好车,一款被价格耽误了的好车。现在价格回归到它应有或者说让更多人能接受的价值区间,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只是不知道,这价格还会不会继续下探?它还能回到以前那个高冷的模样吗?也许,这只是个开始呢?市场,真是永远充满了变数。但至少现在,途锐,这个曾经的梦想之车,离普通人,似乎近了那么一点点。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