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司机
买车日记分享平台

上海市大众汽车最新款全解析:城市出行新选择

哎哟喂,说到大众在上海,那真是… 怎么说呢?就像你家的老邻居,低头不见抬头见那种。满大街跑的,不是帕萨特就是朗逸,以前还有老桑塔纳,那个声音… 绝了。它们就是这个城市的背景音,一部分。但现在啊,感觉味道不一样了。特别是最近,那些挂着VW标的新车,嘿,开始有点意思了,不是那种一眼就知道“哦,大众嘛”的无聊感了。它们在变,在努力跟上这个像坐了火箭一样飞速变化的城市节奏。

你走在南京西路,或者堵在延安高架上,你就会发现,身边的车越来越花哨,牌子越来越多,特别是那些电动的,嗖嗖的,没啥声音就窜过去了。大众能干看着吗?肯定不能啊。所以它们推出来的新款,就得有点儿真东西,得让人想多看一眼,想坐进去试试。

上海市大众汽车最新款

先说那个,怎么形容呢,有点儿“叛逆”的大众——凌渡L。刚出来那会儿,哇塞,那个前脸,那个无框车门,溜背造型,谁能想到这是个大众?简直了!感觉大众终于想开窍了,不是只会做那个四平八稳、教科书一样的样子。它就是来勾你眼球的。停在路边,嗯,是能多看一眼,特别是年轻人多的地方,比如大学城门口啊,或者新开的网红咖啡店门口,这车就挺搭的。它试图告诉你,“我还是大众,但我也可以不无聊!” 开起来嘛… 你懂的,大众那个调调,稳稳当当,不飙不闹,就是日常通勤,接娃买菜,完全没毛病。但它就是比以前那些… 闷头闷脑的朗逸啊宝来啊,多了点儿‘妖娆’,多了点儿年轻劲儿。在上海这种地方,大家见的世面多,车不仅仅是工具,有时候也是个表达自己态度的东西,凌渡L算是在这个基础上努了把力,给了你一个有点儿不一样但又不会太出格的选择。它告诉你,大众也在学着变得更潮。

然后说SUV,这玩意儿在中国火得不行,在上海也一样,毕竟空间大,视野高。途观L,这玩意儿满地都是,国民神车级别了都。最新的途观L Pro,感觉就是… 再升级?大众的SUV嘛,给人的感觉就是踏实,能装。出去郊区跑跑,或者过年回老家,这空间绝对够一家老小塞进去,行李箱也给力。Pro版听说是科技感更强了,屏幕更大?现在这年头,车里没个大屏,你好意思说自己是新款?哈哈,特别是仪表盘和中控连起来那个大联屏,科技范儿一下就上来了。还有什么抬头显示啊,各种辅助驾驶,感觉是把能堆的新技术都往里塞了塞,为了跟上大家对“智能”的期待。

但说实话,上海市区里开个这么大块头,停车真是要命!那种老小区的车位,或者商场地下车库里七拐八绕的,你得小心翼翼的,生怕蹭着。有时候宁可挤地铁,省心。但如果你家有老人小孩,或者周末喜欢往周边跑,去崇明啦,去浙江安吉啦,需要装点东西,途观L Pro这选择,稳啊。它就是那种让你觉得“买了不后悔,用起来顺手”的车。就是别指望它给你啥驾驶激情,它就不是干那事儿的。它的使命就是把你和你的家人,舒舒服服、安安全全地从A点送到B点,顺便装点儿东西。它代表着大众最核心的实用主义,披了一件科技新外套。

但要说最新款,最让我觉得‘嗯,时代真的变了’的,还得是ID.家族。这才是大众在电动化浪潮里,真真正正拿出来的东西。跟燃油车平台完全不一样,从头到尾都是电车的逻辑。

先说那个小家伙,ID.3,这车刚引进国产那会儿,我去看过。圆滚滚的,像个小精灵,看着就可爱,一点儿大众传统燃油车的影子都没有。它简直就是为上海这种城市量身定做的!你想啊,市区里有多少老街窄巷?有多少停车位像挤牙膏一样?这小家伙,轴距不短,但车身紧凑,转弯半径小得惊人,掉头方便,停车方便,简直是穿梭城市的神器!红绿灯起步,电车的扭矩优势一下就来了,嗖嗖的,快!而且里面那个设计,跟以前的大众完全两码事,简洁,科技感,颜色搭配也活泼,大爱那个怀挡,用习惯了太方便了!通勤神器有没有?每天上班通勤,堵车不心疼油钱(心疼电费?目前还好),开起来又灵活,心情都能好点。就是续航嘛,官方标的比实际跑的肯定要打个折,短途市区转转完全没问题,跑远点心里还是会犯嘀咕,得规划好充电。但作为城市里的第二辆车,或者年轻人的第一辆电车,ID.3这感觉对了。它代表着大众想变得更年轻、更灵活、更适应未来城市出行的决心。

再来说ID.4 X,这个定位就比较主流了,算是电动版的途观L感觉?也是SUV的造型,但线条流畅多了,没那么方正。空间大,坐姿高,视野好,这些SUV的优点它都有。开起来也是那种稳稳当当的调调,大众一贯的底盘功力还在,只不过换成了电驱动。加速平顺,刹车线性,方向盘也不轻不重,好开。它不像有些新势力电车那么激进,内饰炫得让你有点儿不知所措,也没有特斯拉那么… 特斯拉(你知道我意思,那种极致的简洁甚至有点儿简陋,和强烈的科技极客感)。它就是一辆很“大众”的电动车,明白我意思吗?给那些想试试电车,但又信赖大众牌子,或者觉得新势力品牌有点儿虚,想找个更“靠谱”的选择的人准备的。它降低了大家尝试电动车的门槛,让你觉得开电车没那么玄乎,就像开普通燃油车一样顺手,只是动力源变了。你看,小区里、商场里,挂绿牌的ID.系列越来越多了,特别是ID.4 X,这说明大家开始接受了,觉得它是个靠谱的替代品。它代表着大众在主流市场推广电动化的主力。

所以说啊,上海大众的最新款,感觉就是他们在大转弯。一边还保留着那种骨子里的“大众”基因——稳定、可靠、实用,比如途观L Pro,它依然是你熟悉的那个大众,只是变聪明了点。一边又在努力给自己换上新衣服,塞进新脑子(指各种屏幕和芯片呗),比如凌渡L和ID.家族,它们的样子和内在都跟你以前认识的大众不太一样了。他们不像那些新品牌,一上来就各种花哨,各种互联网思维,恨不得把车变成个大手机。大众还是有点儿自己的节奏,一步一步来,先把基础打扎实,再慢慢加料。

但这个市场,真的快!你稍微慢一步,可能就被落下,特别是上海,各种新品牌,各种新技术,层出不穷,大家口味也越来越挑剔了。最新的这些大众车,能不能继续当那个“国民神车”?或者在电车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新位置?我觉得他们是在努力找,也在给我们提供更多元的选择。不再是以前那种“只有这几款,爱买不买”的感觉了。挺好的。至少走在路上,看到那些新设计,不会觉得“哎,又是辆大众”那么无聊了。会想:“哦,这辆ID.3,小巧灵活,适合我跑市区”,或者“这辆途观L Pro,嗯,我家要是再添个娃,需要大空间,可以考虑”,甚至“这辆凌渡L,诶,这颜色挺好看的,有点儿想试试那个无框车门”。有点儿盼头,有点儿变化,这比什么都强。它们依然是大众,但它们不只是大众了。它们是上海这个大熔炉里,大众努力求变,想要继续占有一席之地的新故事。

赞(0)

评论 抢沙发

评论前必须登录!

 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