讲真,我一直对小车有种莫名的好感。尤其是在这个车越造越大、越造越像冰箱的时代,那些小小的、灵活的家伙,简直是一股清流。它们不抢道,不霸占停车位,有时候还能钻进让你羡慕的小巷子。而提到大众汽车迷你车型,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那两个最不像大众的车:甲壳虫,还有那个曾经在我们这儿出现过一小阵子的小精灵,up!。
今天咱就好好说道说道,这些小家伙,它们到底凭啥让人记住,开起来又是个什么感觉。不是那种冰冷的参数堆砌,就是我一个普普通通、爱瞎琢磨车的人,唠唠我的真实体验和看法。

先说甲壳虫吧。这车,唉,怎么说呢?它根本不是一个纯粹讲理的车。你买它,绝对不是因为后排空间多大(信我,小得可怜),油耗多低(说实话,不算省油),或者它开起来有多快(嗯… 够用吧)。不是的!
甲壳虫,它就是个情怀,是个符号。从当年那辆二战后跑遍全球的’泡泡车’(Kafer),到后来新世纪复活的New Beetle,再到最后一代的The Beetle,它的核心魅力就没变过——那个圆圆的、鼓鼓的、憨态可掬的造型。你说它像个大虫子,像个头盔,像个…… 像个行走的表情包?对,就是那种感觉!它自带一种微笑属性,停在那儿就像在冲你乐。
我开过几次不同代的甲壳虫。老实说,驾驶感受真挺大众的。那个时代的PQ35平台(跟高尔夫A6同平台),开起来就是那种稳稳当当、没啥惊喜但也没啥毛病的德味儿。方向盘不轻不重,底盘扎实,过减速带“咚咚”两声,你知道它在那儿撑着你。
但你别指望它给你什么推背感。1.4T、1.2T,甚至更老的1.6L自然吸气,动力就是够用。城市里走走停停,并线超车,没问题,油门踩深点也能窜出去。可你要去豁弯儿,去地板油崩直线,它就有点儿… 力不从心,或者说,它根本就不是干那事的料。它的变速箱,无论是双离合还是自动,也都是以平顺为主,响应不能说多快。
内饰?哈哈,你别要求太高。早期的New Beetle那个仪表台上的花瓶插孔是真经典,但也就那样了。到了后来的The Beetle,虽然内饰精致了一点,但跟同期的A级车比,还是显得朴素。空间是硬伤,尤其是后排,坐个小孩儿短途还行,大人?算了,折磨。后备箱嘛,也就塞点儿杂物,指望搬家?洗洗睡吧,后备箱盖开启角度还特别小,拿取东西都费劲。
那为啥还有人买?为了那份独特,为了那份不走寻常路。开甲壳虫的人,我觉得多半是有点浪漫情怀,不在乎后排能不能坐人,不在乎油耗高一点点,不在乎别人眼光,或者说,想用这车表达‘我就喜欢不一样’的态度。它就是辆个性车,纯粹的个性车。每次开出去,那回头率,绝对比开个卡宴都高。那种感觉,怎么说呢,挺“值”的。虽然以实用性衡量,它可能“不值”,但以情绪价值和个性表达来说,它太值了。甲壳虫,它不是一辆交通工具,它更像一个大玩具,一个移动的装饰品,一个能帮你提升心情的“小可爱”。可惜停产了,现在二手车市场上还能淘到,但好车源越来越少。
说完甲壳虫这个有点儿‘作’的文艺青年,咱来看看另一个极端:up!。
这小家伙,跟甲壳虫完全是两码事儿。它在我们这儿呆的时间不长,但当年进口过来的时候,还是吸引了一波眼球。它不像甲壳虫那样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和偶像光环,up!,它就是为了城市而生,为了解决你在大城市里停车难、通勤堵、油费贵的烦恼。它是个务实的小工具。
别看它个子小小,方方正正的,但里面空间利用率挺高的。设计师绝对是抠门抠到家了,每个缝隙都想方设法利用起来。坐进去,虽然不会觉得奢侈,但也不会憋屈,比你想象的要宽敞一点点,至少前排是这样。后排嘛,短途坐两个瘦子可以,长途就算了。
开起来呢?那个1.0L的三缸发动机,你别指望它跑多快,但它轻啊!车重不到一吨。起步挺麻利的,城市里超车变道也够用。搭配的那个5速序列式变速箱(就是我们常说的AMT),初上手可能需要适应一下换挡的顿挫,但适应了也就那样了,它能理解你的意图,换挡逻辑还是可以的。
底盘?大众嘛,稳当!虽然是小车,但跑起来意外地挺稳当,不发飘。转向也很轻巧,低速单手原地打轮儿没压力,转弯半径小得惊人,掉头一把过是基本操作。就是噪音… 嗯,隔音嘛,你懂的,这个级别、这个定位的车,就那样,发动机声音、胎噪、风噪,都挺明显的。
内饰就非常非常简单了,塑料感嘛,肯定是有的。但布局清晰,功能分区合理,用起来顺手。有些版本还有那个可以插手机当导航和媒体中心的支架,挺聪明的设计,把一块大屏幕的钱省下来,让你用更强的手机屏幕。后备箱虽然不大,但掀背设计装点东西比甲壳虫方便多了,放个登机箱或者几个购物袋没问题。
up!最大的亮点是啥? 好停!好开!省油!它可能没那么多人盯着看,开出去也没啥“面子”,但它能实实在在帮你省心省钱,让你在大城市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便利。尤其是在那些老小区、窄马路,或者CBD里那些奇葩的停车位,开着up! 你会觉得,哎呀,生活咋这么轻松!
所以你看,虽然都归在大众汽车迷你车型这个大类下,甲壳虫和up! 骨子里完全不一样。一个是用造型、用历史跟你讲故事,让你买它的‘样子’和‘感觉’;另一个是老老实实做个称职的城市代步工具,不花哨,但管用。
如果让我选?嗯… 看你想要什么了。
如果你想要的是回头率,是与众不同,是对经典的一种致敬,而且对空间没啥要求,预算也相对宽松,那甲壳虫绝对是你的菜。每次开出去,都像带了个明星出门,心情都会变好,堵车的时候看着它可爱的方向盘,都没那么烦躁了。
但如果你就是纯粹想解决城市通勤问题,家附近停车位紧张,公司离家不远,预算也比较务实,那就up!。它可能没那么多人盯着看,甚至懂的人不多,但它能实实在在帮你省心省钱。而且小车开起来真的挺灵活的,钻小巷子、找车位,那种便利,开大车的人真的体会不到。它就像你的城市小跟班,不争不抢,默默地高效完成任务。
总之,大众这俩‘小不点儿’,一个靠脸吃饭(甲壳虫),一个靠实力(up!)。但它们都证明了一件事儿:小车不等于没意思。在这个越来越同质化的汽车市场里,它们保留了自己的脾气和调性,挺难得的。可能它们销量比不上那些“神车”,但它们在路上出现的时候,总能让人会心一笑。尤其是在那些拥挤的城市街道上,看到它们灵活地穿梭,就觉得生活好像也没那么焦虑了。这就是大众汽车迷你车型带给我的感觉吧——一种灵活、一种个性,还有那么点儿…可爱劲儿。它们不是最好的车,但对于特定的人、特定的环境,它们可以是最对味儿的选择。挺棒的!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