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想啊,早些年,满大街跑的,不是桑塔纳就是捷达。那会儿,它们就是可靠的代名词,就是皮实的象征。我记得我爸,那时候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开上辆桑塔纳。在他眼里,那车就是铁打的,能上山下海,啥路况都不怕。确实,你不得不承认,老普桑、老捷达,它们真的是硬生生在中国闯出了一片天,打下了最最扎实的口碑基础。那时候的德系光环,亮得晃眼,感觉开了大众,你就跟上了时代,跟上了先进的工业水平。那种不带电子辅助,纯机械的直接感,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有股劲儿。
可时代变了,车也变了。后来的什么宝来、高尔夫、速腾、迈腾、帕萨特……车型越来越多,设计越来越“现代”,配置也越来越高。但与此同时,一些烦恼也跟着来了。最让人诟病的是什么?DSG变速箱!哎呦喂,那个低速的顿挫感,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难受。有时候跟车,慢悠悠地走,那车一拱一拱的,跟喝醉了似的。尤其是在城市里堵车,走走停停,简直是一种煎熬。你总感觉它在思考人生,不知道下一秒是该升档还是降档,然后猛地一下给你来个脾气。网上那些关于DSG的段子,什么“死亡闪烁”,什么“不敢急加速变道”,虽然有点夸张,但那份担忧,绝对是实打实的。

还有那个烧机油的问题。虽然说现在的车,涡轮增压的多少都有点儿,但大众前些年的某些发动机,那烧得真是让人心疼。一箱油还没跑完,机油灯就亮了,得,后备箱常备机油,都成段子了。这搁谁身上不郁闷?你买车图个省心,结果买了台得你伺候着的主。
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买呢?这才是大众最魔幻的地方。它有硬伤,有槽点,可销量就是高企。我觉得这背后有几个原因。首先,品牌惯性太强了。几十年积累下来的“可靠”形象,不是那么容易磨灭的,尤其是在一些年纪大一点的消费者心里,大众就是放心。其次,保值率。虽然这两年整体车市波动大,但相对而言,大众的二手车还是比较坚挺的,卖的时候不至于太亏,这也是个很现实的考量。再来,就是那股子“德味儿”的情怀。虽然很多人说现在的大众早没了当年的味道,简配也严重,但它那种扎实感、方向盘的指向性、底盘的滤震感,还是俘获了不少人。至少在同级别里,它的驾驶感受,很多人还是认可的。当然,这也不是绝对的,比如某段时间的后悬架断轴门,那可真是把“扎实”的脸给打肿了,让人心寒。
另外,大众太懂中国市场了。它有高端的辉昂,有走量的迈腾帕萨特速腾朗逸宝来,有SUV探岳途观L途铠,还有新能源ID系列。产品线铺得广,总有一款能戳中你的点。而且它的营销做得好,铺天盖地的广告,遍布全国的经销商网络,出了问题,至少维修保养点好找。不像有些小众牌子,出了趟远门,坏了都不知道去哪修。这种便利性,也是一种无形的优势。
但你要问我现在的大众怎么样?我的看法比较复杂。它不再是当年那个只靠桑塔纳捷达打天下的“神车”时代了。它变得更迎合市场,更圆滑,也失去了一些棱角。那个“德系品质”的光环,在我看来,多少有些褪色了。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大潮冲击下,大众的ID系列虽然努力,但总感觉少了一份惊艳,多了一份保守。传统燃油车嘛,该有的问题还是有,只是看你运气好不好,能不能碰上不太闹腾的。
所以,“判断大众汽车”,没法简单地说它是好是坏。它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品牌。它有辉煌的过去,有庞大的体量,有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。它也能造出很多在某些方面表现不错的车。但它也有绕不开的通病,有被诟病的减配,有在新时代转型时的步履维艰。
如果你问我,现在推荐买大众吗?我会说,看你需求,看你预算,更要看你对那些已知问题的容忍度。如果你追求极致的驾驶乐趣,或者对细节、用料有很高要求,或者对燃油车那点“通病”零容忍,那或许还有别的更好的选择。但如果你就图个方便,图个保值,图个大家都认的牌子,觉得那些小毛病也不是事儿,或者你就是对某个特定车型情有独钟,那大众依然在那里,摆在那里让你选。
它就像一位老朋友,你了解它的优点,也清楚它的毛病。有时候它让你窝火,有时候又觉得它靠谱。判断它,其实就是在判断你自己更看重汽车的哪些方面,更愿意为哪些东西买单,又愿意忍受哪些不完美。它不是完美的车,但它依然是这个市场上,一个你无论如何都无法忽视的,体量巨大、爱恨交织的存在。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