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一汽大众捷达啊,脑子里立马蹦出来的,是不是那辆黄色的、方头方脑的出租车?没错,就是它,这名字在中国车市,可真是个传奇。不是简单的一辆车,它是一段历史,是很多普通人家里第一辆车的记忆,是驾校里被教练骂哭的启蒙老师,更是路上怎么开也开不坏的神车代表。真要掰扯起来,它那些“车型”或者说“版本”,可比表面看起来要丰富得多。
最早那批,经典的老捷达,就是基于大众第二代高尔夫和捷达平台来的,那真是个皮实!底盘硬得跟块砖似的,悬挂简单粗暴,没什么舒适性可言,但就是耐用。东北那旮沓,大雪天照样跑;南方湿热,电路也没那么娇气。它没有什么花哨配置,甚至连个像样的音响都得自己捣鼓,但它的机械素质在那个年代,简直是可靠的代名词。记住那代车的人,应该都对它那有点“散”的挡把,还有清晰的发动机轰鸣声印象深刻。它不是用来兜风耍帅的,它是真的用来“用”的。

接着,为了满足市场需求,或者说,让这颗“常青树”更有活力点,一汽大众在老平台基础上做了不少改款和升级。最有名的,肯定是捷达王了。名字就霸气,“王”嘛!它相对老捷达来说,外观做了些优化,内饰稍微精致了一点点(也仅仅是一点点),甚至还引入了当时听起来很“高级”的五阀发动机(1.6L-AFE),动力更好一些。但骨子里,它还是那个皮实的老伙计。你开过捷达王吗?或者坐过?那种四平八稳,有点硬邦邦的感觉,是不是特熟悉?除了捷达王,还有什么捷达春天、伙伴、Ci等等,其实都是在老捷达这个基础上,换个前脸、换个尾灯、内饰颜色变变、配置增减一下,本质没变。它们共同撑起了老捷达在中国的漫长生命周期,从上世纪90年代初,一直卖到2013年左右,这生命力,放眼全球都少见!
到了2013年,一汽大众终于推出了一个完全换代的新捷达。这辆车就跟老捷达不是一回事儿了,它基于大众的PQ25平台(跟当时的POLO、桑塔纳NF共用平台),彻彻底底变了个样。车身线条柔和了,不再是方盒子;内饰设计也跟着时代走了,有了液晶屏(虽然可能小点),配置也多了起来,比如ABS、安全气囊成了标配,甚至高配还有定速巡航、天窗啥的。这车开起来,跟老捷达那种硬朗感就完全不同了,更轻快、更舒适,但可能少了点老捷达那种“不怕糙”的劲儿。它依然定位是入门级家用轿车,主打的还是性价比和可靠性,继续收割着追求实用的消费人群。你可以把它看作是老捷达精神的一种延续,但载体已经完全变了。
高潮来了!大众真会玩啊,不满足于一个车型卖这么好,索性把“捷达”俩字,直接拎出来,成立了一个全新的捷达品牌!这波操作,刚开始很多人都觉得有点蒙圈:一个车型名变品牌了?是的,它真的变成了一个独立品牌,而且不再只卖轿车。
这个全新的捷达品牌下面,现在主要有三个车型:
1.捷达VS5:这是捷达品牌推出的第一款车,也是一款紧凑型SUV。明眼人一看就知道,这车跟大众探歌、斯柯达柯珞克它们有“血缘关系”,是基于大众MQB平台打造的。你可以理解为,它用了大众比较成熟的技术平台,但通过设计和配置的取舍,把价格打下来了。它长得挺精神的,线条硬朗,年轻化。主打的还是高性价比,用相对较低的价格,享受大众体系的技术底子。发动机、变速箱都是大家熟悉的,可靠性有保障。
2.捷达VS7:顾名思义,VS7是VS5的大哥,它是一款尺寸更大的中型SUV。轴距加长了,空间更宽敞,定位比VS5要高一点点,舒适性配置也会更丰富一些。同样是基于大众MQB平台,跟大众的探岳、途观L也有平台上的联系。它瞄准的是那些预算有限,但又想要更大空间和SUV体面感的家庭用户。它的核心竞争力依然是性价比和依托大众的技术可靠性。
3.捷达VS3:这是捷达品牌旗下的一款紧凑型轿车。它算是接过了之前一汽大众那个“新捷达”(NF)的班。同样是基于大众的技术平台打造,定位非常明确:入门级家用三厢轿车,主打的就是性价比、省油、好开、耐用。它的设计比较中规中矩,没有太多惊喜,但功能齐全,价格亲民。这辆车就是奔着走量、抢占低端轿车市场去的。
所以你看,一汽大众捷达,从一辆车,变成了一个现象,又变成了一个品牌。它车型多吗?真要掰扯起来,老款一堆小改款,新款一个,新品牌仨。算下来,其实也挺丰富的了,跨度还大。从最经典的桑塔纳同期的“普桑”搭档,到如今这个独立门户的捷达品牌家族。它变了,但好像什么又没变——永远是一汽大众手里那张针对大众市场的牌,永远想告诉你:我可靠,我不贵,你闭着眼买就行。这种感觉,挺复杂的。
你问我哪个最好?这得分时期、看需求。要论情怀、论那股子老派的皮实劲儿,那肯定是当年的老捷达和捷达王;要论跟上时代、性价比高的家用轿车,那新捷达和现在的捷达VS3都算;要是想要个价格不贵、空间够用还有大众技术背书的SUV,那VS5和VS7摆在那儿呢。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和市场定位。
好了,说这么多,是不是又想起当年坐着老捷达摇摇晃晃回家,或者驾校里被教练吼着开新捷达的场景了?这就是捷达,承载了太多普通中国人的汽车记忆,而且还在以一个新的面貌继续影响着市场。它的车型列表,与其说是冷冰冰的配置单,不如说是一串串时间节点,标记着一个经典名字在中国大地上的演变轨迹。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