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来,大众这套设计语言,用到宝来身上,怎么说呢,不难看,真不难看,就是吧,太平了。像个模范生,一切都做得对,但就是没有灵魂。不像当年有些车,一眼看上去你就知道它是谁,它想干嘛。现在的新宝来,你把它丢在十辆同级别车里,如果不是车标,第一眼可能都认不出来。它太融入这个时代了,太安全了,安全到有点无聊。
但无聊,有时候正是它最大的优点。你想想,买这车的人,大多图什么?不是去赛道撒野,不是去山里劈弯,更不是为了吸引眼球。他们中的很多人,可能就是第一辆车,或者家里的第二辆,主要用途?上班代步,周末买菜,过年回趟老家。要的就是一个省心,一个不出幺蛾子。新宝来,在这点上,把大众的精髓拿捏得死死的。

坐进去?嗯,大众味儿。那套内饰布局,闭着眼都能摸到各个按键的位置。屏幕嘛,该有的现在都有了,但界面的设计,反应速度,跟新势力那些动不动就吹“智能座舱”的比,那简直是史前文明。可话说回来,你需要它给你多么惊艳的UI吗?还是好用?盲操方便?新宝来选了后者,而且做到了。材料?硬塑料还是不少,但该摸到的地方,手肘靠的地方,能给你点软的,或者纹理做细腻点。这种务实,甚至有点抠门但抠到点子上的感觉,特别大众。
开起来呢?1.5L自吸配爱信6AT,或者1.4T配DSG。动力?市区里,1.5L够用了,真就够用,平顺得很,红绿灯起步不慢不急,跟着车流走,舒服。跑高速要超车,得深踩点,发动机嘶吼几声,速度慢慢悠悠上来。1.4T会好不少,提速快,爆发力强点,但说到底,它骨子里还是台家用轿车,别指望什么推背感。悬挂?大众一贯的紧实感,不是软趴趴那种,过个小坑小坎,“砰砰”两声,不散。但大的颠簸,还是会原原本本传进来。方向盘轻飘飘的,低速挪车,一个指头的事儿。高速稳不稳?还可以,谈不上多“贴地飞行”,但也绝对“不发飘”。好开,这是我对新宝来驾驶感受最直观的词儿。特别好上手,家里谁开都行。
那问题来了,现在那么多选择,为啥新宝来还能卖得动?价格?优惠下来确实不贵。但更重要的,是它那个金字招牌。大众,尤其是一汽大众,在很多普通消费者心里,就是“车”的代名词。皮实,耐用,开不坏,修起来方便便宜,保值率高。尽管现在这些优点,被很多新品牌追赶,甚至超越,但那种惯性思维,那种集体认同,太强大了。你买新宝来,你不会觉得自己是个冒险家,不会觉得自己特立独行。你就是安安稳稳,融入人流,开着一辆大家都认识,都觉得“还行”的车。
我有个表哥,去年刚提了一辆新宝来。我问他怎么没考虑别的,比如现在那些配置爆炸的国产车?他特实诚地说,“没心思研究那些,就想要个…大众。”你看,多简单,多直接。新宝来,就是给这类人准备的。他们不追求“最新”、“最智能”、“最炸裂”,他们只想要一个可靠的伙伴,一个能安安稳稳把他们从A带到B的工具。而且这工具,看着还挺板正,开出去不掉面儿。
要我说,新宝来不是给懂车的人造的,是给需要车但不想懂车的人造的。它完美履行了工具的职责,不给你惊喜,但也很少给你惊吓。它就像你衣柜里那件最普通的白T恤,或者家里那把用了十几年但依然顺手的菜刀。没有故事,没有传奇,只有日复一日的陪伴和功能性。
新宝来,还是那个味道。稳,太平,有点无聊,但无比正确。在当下的市场里,这份正确,比什么花哨的设计,爆炸的配置,可能都来得管用。毕竟,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车,终究还是要回归生活本身。而新宝来,恰恰是生活本身的样子——平凡,实在,偶尔有点乏味,但总在那里,支撑着你前行。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