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司机
买车日记分享平台

大众是4s门店?一个老车主的血泪史与忠告:别被套路!

哎哟喂,说起大众这牌子,我跟你讲,心里真是五味杂陈。开了它家的车好些年了,从最初的满怀憧憬到后来的疲惫无奈,一路趟过来的水,那叫一个深。网上不是老有人爱调侃嘛,说大众啊,它本身不是个汽车制造厂,它压根儿就是个4S门店。这话吧,刚听觉着有点损,有点夸张,可你真要问我这老车主的感受?嘿,说句大实话,这比喻,太他娘的精准了!你把车买了,那才只是故事的开始,后面跟4S店打交道的经历,才是真考验你定力、考验你钱包厚度的时候。

想想当年,刚工作没多久,攒了点钱,想买台车。预算有限,皮实耐操是第一要务。那时候周围的朋友、同事,十个里得有八个开大众。口碑在那儿摆着呢,什么“德系品质”、“保值率高”,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。一咬牙一跺脚,选了台朗逸,想着这车街上跑得遍地都是,配件好找,修起来也方便,应该不会错吧?去了店里,销售那个热情啊,跟见到失散多年的亲兄弟似的,一口一个“哥”,各种优惠政策往外蹦(当然,后来才知道那些优惠其实都是坑里的一部分),啥都给你承诺得好好的。当时那个开心劲儿,真觉得买了大众,就是买了省心,买了踏实。现在想想,真是图样图森破。

大众是4s门店

踏实?省心?不存在的!你一旦把车提回去,跟4S店的“缘分”才正式拉开帷幕。首先是保养。这玩意儿,它是有周期的,跟大姨妈似的,到点儿就得去。第一次去,还觉得新鲜,服务顾问笑容可掬,把你领到休息室,茶水点心备着。单子一开出来,得!换机油机滤,这基本操作;空滤空调滤,那也正常。然后就开始了:哥,你这个轮胎得做个动平衡了;你这个火花塞建议换了,影响动力;刹车片也快到极限了,安全第一啊!林林总总,一个小保养,单子能给你拉出半米长,费用蹭蹭往上涨。你稍微一犹豫,他就开始给你上安全课,讲配件老化多危险,听得你后背发凉,最后大部分人只能乖乖掏钱。

最要命的是遇到点儿小毛病。我的车有段时间,怠速的时候方向盘会轻微抖动。想着不是什么大问题,开到4S店。接待的小哥听了我的描述,一脸严肃,说得好好检查检查。行,查吧。等啊等,等到花儿都谢了,终于叫我去接待区。服务顾问拿了一份检测报告,跟我说:“哥,我们技师看了,你这个情况比较复杂,可能是发动机积碳严重导致的,建议做个深度清洁,还有喷油嘴、节气塞也得清洗一下,顺便检查一下发动机脚垫是不是老化了。”我听着就纳闷,一个怠速抖动,怎么扯到积碳、喷油嘴、节气塞、脚垫去了?我问具体是哪里问题,他支支吾吾说可能是关联的,得一套做下来效果好。我就觉得离谱,总感觉他们不是在解决我的问题,而是在想方设法给我“创造”问题,然后让我花钱解决。就跟医院似的,进去查个体温,最后给你安排个全身检查,还说你可能有潜在风险。

而且你知道吗?有些时候,明明是能保修的,他们也想方设法推脱。什么“正常损耗啊”、“使用不当啊”、“环境影响啊”,反正不是他们的责任。或者配件没货,让你等啊等,一等就是十天半个月,车就撂那儿,啥也干不了。那感觉,就像被拿捏住了脖子,只能任人宰割。

这几年下来,我算是彻底明白了。大众的4S店,它真就跟一个独立王国似的,有自己的生存法则。它们仗着大众庞大的保有量,不愁没客户,所以对待普通车主,有时候就显得没那么上心,甚至带着点傲慢。它们的利润大头,我看十有八九就是从售后服务里来的。卖车那点儿毛利,可能只是个引子,把你领进门,后面的保养维修,那才是真正的“提款机”。

所以,你问我“大众是4S门店”这句话是不是真的?我的答案是:某种程度上,是。至少在我这个老车主的体验里,它给我的感觉,更多的是一个以售后服务为主要盈利模式、套路多多、让人防不胜防的“店”,而不是一个提供无忧出行方案的品牌。

给个忠告吧,如果你打算买大众,或者已经是大众车主了:1.多学点汽车知识:别全听4S店的忽悠,自己懂点基础,能少走很多弯路。2.货比三家:不管是保养还是维修,多问几家店,包括外面靠谱的第三方修理厂,价格和服务对比一下。3.保留证据:每次去店里,保养单、维修单都留好,有疑问的地方及时提出来。4.没毛病别乱动:小问题能忍就忍,或者找真正懂行的朋友看看,别轻易听信4S店的“建议大修”或者“预防性更换”。

真的,有时候我宁愿它把车价定高一点,把售后服务做得透明、规范、少点套路,这样大家都能省心。现在这样,总感觉买了个“爹”回家,每次进店都得小心翼翼,生怕又被宰一刀。这就是我这些年开大众、跟大众4S店打交道的真实感受。挺无奈的,但这就是现实。

赞(0)

评论 抢沙发

评论前必须登录!

 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