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上海大众,哎哟喂,这名字在中国人耳朵里,那感觉可太不一样了。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汽车品牌,它简直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,是马路上的常客,是你家隔壁老王、楼下小李、甚至是你某个远房亲戚都可能开过的“国民车”。全系车?哎,这盘子可大了去了,从满街跑的“神车”到最新的电动化尝试,上汽大众(现在这么叫更规范点哈,但老人们还是习惯喊上海大众)这二十多年(都快四十年了!),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留下的辙印,深着呢。
我这人吧,没什么别的爱好,就喜欢瞎琢磨车。不是那种看参数背配置的“砖家”,就是一普通车主,跟朋友聊天儿、论坛上溜达,看看大家都在开啥、聊啥。上海大众嘛,绕不过去的话题。你说它多高大上?不见得。多有驾驶乐趣?也不是所有车型都这样。但要论皮实、耐用、保值、维修方便,关键是:你能买到、能用得住、不怎么糟心,那它可真是有一套。

先说轿车那块儿吧,这可是上汽大众的看家本领。
朗逸 (Lavida),我的天,这车简直了!不是吹,你走在路上,闭着眼都能感觉它从旁边过去。这车真就像空气一样普遍。为什么这么火?你说它哪儿哪儿都特别突出?没有!但它就是那个没有明显短板选手。空间够用吧,油耗不高吧,开起来也挺顺手的,关键是它便宜,但看着不廉价。老百姓买车图啥?不就图个省心、实用、面子上过得去吗?朗逸把这几点拿捏得死死的。它可能不是你的梦想之车,但绝对是你的现实之选。“朗逸现象”,真不是白叫的。你看那些网约车,朗逸、速腾占了大半江山,这稳定性,你说呢?
旁边还有个兄弟,叫宝来 (Bora)。这俩车,就像麦当劳的巨无霸和板烧鸡腿堡,定位接近,但口味稍有不同。宝来可能比朗逸稍微…怎么说呢,线条硬朗点儿?或者说,大众想给它们做点区隔,但在老百姓心里,这俩差不多都是那个意思:实惠、可靠的家用车。选哪个?可能看当时哪个优惠大,或者你更喜欢哪个前脸吧,哈哈。
再往上走一层,速腾 (Sagitar)。这车啊,定位比朗逸、宝来高一丢丢,很多人觉得它是“小迈腾”。速腾确实在配置、用料上会好那么一点点,轴距也长点儿,空间更舒服些。开起来嘛,也比朗逸/宝来感觉要紧致、扎实一些。这车瞄准的是那些预算再多一点点,或者对品质感要求再高一些的家庭用户。当年速腾出独立后悬挂的时候,那可是加分项,虽然现在很多车都有了,但速腾稳重、均衡的形象一直没变。
然后就是那个B级车市场里的“定海神针”:帕萨特 (Passat)和迈腾 (Magotan)。以前帕萨特那是妥妥的“官车”形象,后来迈腾来了,也是定位商务,大气、稳重、空间巨大。这两兄弟在国内商务和家庭用车市场,尤其是很多单位、企业,绝对是主力。开出去,有面儿,坐着舒服,跑长途也不累。虽然它们中间有过一些小插曲(比如某次测试),但市场基盘和口碑还在,修修改改之后,依然是B级车绕不开的选择。在我看来,这俩车就是“靠谱”两个字写在脸上。
说了轿车,怎能忘了SUV这股风?上汽大众来得不算最早,但一来就挺猛。
途观L (Tiguan L),这车可以说是上汽大众SUV的排头兵。当年刚出来的时候,那个外观,那个空间,直接就把很多对手给干趴下了。它继承了大众轿车的优点:稳!大!实用!虽然价格比同级高点,但架不住喜欢它的人多啊。现在途观L依然是中型SUV市场的重要玩家,大空间、视野好、开起来不费劲,挺适合有家庭的。
下面还有一堆“小弟”。途岳 (Tharu),定位紧凑型SUV,感觉是给那些预算没那么高,但又想要大众SUV的人准备的。设计年轻点儿,尺寸紧凑点儿,城市里开挺灵活。还有T-Cross,再小一号的SUV,更适合年轻小两口或者单身人士,精致、小巧。探岳 (Tayron)?哦,那是它的兄弟厂商一汽大众的,但你懂的,大众一家亲,平台技术都差不多,风格略有不同。上汽大众自己的SUV矩阵,现在也越来越丰富了。
别忘了MPV,虽然市场没那么大,但上汽大众也有动作。威然 (Viloran),这玩意儿看着可真够大的,定位高端商务MPV,直接对标别克GL8那种。空间奢侈,坐着跟头等舱似的,适合多成员家庭或者商务接待。这车在路上见到的机会没轿车和SUV那么多,但目标很明确,就是吃MPV这块儿蛋糕的高端部分。
最后,不得不提的是时代的浪潮:电动化。上汽大众也开始大力推自己的ID.系列电动车了。
ID.4 X,这是它家的第一款纯电SUV,样子跟燃油车完全不一样了,圆润、科技感。里面屏幕巨大,操作方式也变了。开起来?电车嘛,起步那是真快,没声音,平顺。跟以前燃油大众那种“嗡嗡”的扎实感完全不同。续航里程官方给的都不错,但实际怎么样,还得看路况、天气、开法。
ID.6 X,ID.4 X的“加大版”,有七座版本,就是给家里人多、想换电动车的人准备的。空间更大,其他方面的感受跟ID.4 X差不多,都是走科技、舒适路线。
还有个小家伙,ID.3。这小车在国外好像挺火的,国内嘛,感觉还没那么铺开。它更像一个城市精灵,灵活、小巧、续航够日常代步。这车的外观和内饰设计都挺有意思的,跟传统大众彻底切割了。
你看,从朗逸到帕萨特,从途观L到ID.系列,上汽大众的“全系”车,真是覆盖了从紧凑型到中大型,从轿车到SUV到MPV,从燃油到纯电的一个超级宽的谱系。
为啥它能做到这样?我的理解是,上汽大众太懂中国人买车的心思了。求稳、求大、求省心、求保值、求那个牌子带来的“安全感”。它的车可能不是最激情的,不是最有设计感的(ID系列开始变了),不是配置最高的(同价位对比新势力),但它提供的那个“综合价值”,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,是很难拒绝的。它就像你衣柜里的白衬衫或者牛仔裤,可能不惊艳,但你永远需要它,而且知道它不会出错。
要说缺点?也不是没有。内饰万年不变被人吐槽过,开起来可能有点“索然无味”被人嫌弃过,价格坚挺也让人肉疼过。尤其是在新能源大潮下,大众的电动化转型,面对新势力的花式炫技和营销,显得好像没那么“酷”。
但说到底,买车是自己的事儿。你看上汽大众这全系车型,就像一个巨大的超市,啥都有点儿。你想要个省油的家用车?朗逸宝来在那儿摆着。想稍微好点儿有面儿点儿?速腾、帕萨特迈腾等着你。家里人多想出去撒野?途观L、途岳够用了。想尝尝电车?ID.系列也给你准备好了。总有一款,能勉强塞进你的需求清单里。
所以啊,你的下一台“神车”会不会是它?也许就是。毕竟,在选择多得让人头晕的今天,那种稳稳当当、不太折腾的选项,依然有它无法替代的魅力。上汽大众,就是这种魅力的集大成者。选哪款?看你的口袋,看你的生活,更看你心里,到底想要个啥样的“伴儿”。这全系车,就是给你摆出来的无数个可能性。慢慢挑吧!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