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来这事儿,衢州嘛,一个看着挺安逸的小城市对吧?山水环绕的,节奏不紧不慢。按理说,这地方和那些个曾经光鲜亮丽的进口大众,好像隔着点什么。但真不是这样,你仔细瞧瞧,衢州街头巷尾,藏龙卧虎着不少有意思的家伙。说的就是那些年,从海那边一路飘洋过海,最后落户在这片土地的德系老兵——进口大众。
我有个朋友,就住府山脚下,家里院子里一直停着台老款的进口帕萨特B5.5瓦罐。那车,银色的,漆面虽然不再是当年亮瞎眼的模样,但整个车的线条,你越看越觉得有味道。不像现在的新车,造型恨不得都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他的这台瓦罐,就是典型的进口大众风格:低调,但骨子里透着一股子韧劲儿。每次路过他家,看到它安静地窝在那里,就觉得挺踏实。这车啊,在衢州这种地方,太实用了。装点东西,拉拉人,关键开起来,那种厚重感、那种底盘紧绷的感觉,跟国产的真不是一回事儿。他总说,这车陪他跑遍了浙江周边,从来没掉过链子,就是保养得勤快点,找个懂行的师傅难点儿。但他说,值,这叫情怀。

说起情怀,衢州玩老车的其实不少,但玩进口大众的,感觉是另外一个圈子。他们不一定张扬,可能就是几个朋友,周末没事儿,把车开出来,找个地方停着,洗洗车,聊聊天。前两年在西区那边,有次偶然碰见几台车停一起,一台精神的进口高尔夫MK4 GTI,那个经典的红色,配上BBS轮毂,帅爆了!旁边还有台进口甲壳虫,圆滚滚的,奶黄色,一看就知道是女孩子开的,车里放着绿植,挺用心的。他们就在那儿,抽着烟,围着车转,谁的车出了点小问题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出主意。那种感觉特别好,没有太多功利,就是纯粹喜欢这些老家伙。在衢州,找到志同道合的车友,不容易,特别是这种相对小众的进口德系。
你开一台进口大众在衢州路上溜达,挺有意思的。偶尔会被认出来,可能有人会多看两眼。特别是那些年头比较老的型号,像初代途锐,或者更早的进口帕萨特B4之类的。这些车,当年可都是身份的象征啊,一般家庭哪能轻易拥有?都是真金白银从国外弄回来的。现在,它们中的很多可能成了二手车市场里的“沧海遗珠”,价格跌了不少,但那一身的骨架、那一肚子的技术,可不是闹着玩的。当然,也有些保养得不太好的,油腻腻的,看着就有点心疼。车就像人一样,也是需要呵护的。
衢州嘛,不是北上广深那种大都市,没有那么多琳琅满目的平行进口车或者稀奇古怪的超跑。这里的汽车文化,更偏向于务实和某种程度的“够用就好”。但在这种环境下,那些依然活跃着的进口大众,就显得尤为特别。它们不是随大流的选择,而往往是车主经过思考、甚至带着某种偏执的选择。他们可能看重的是德国制造的扎实,是某个特定型号的设计,是年轻时的一个梦想。
我有个朋友,前几年卖了他那台开了好多年的进口迈腾B6。他说不是车不好,是配件越来越难找,修起来也贵。换了台新的国产车,开是好开了,但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少了那种每一次握方向盘时,感觉到的那种直接、那种反馈、那种来自海那边,经过无数公里磨合出来的独特味道。他说,他的迈腾最后被一个邻县的小伙子买走了,小伙子特别喜欢这车,说找了好久。听他描述的时候,我都能想象出那个画面:一台有故事的进口大众,在衢州待了几年,又去了新的地方,继续它的旅程。
所以你看,别以为衢州小地方就没故事。这些进口大众啊,每一台都带着自己的履历,带着当年的荣耀,也带着如今的磨砺。它们在这片土地上,默默地,或者偶尔拉风地存在着。它们见证了衢州这些年的发展变化,也承载着车主们或深或浅的回忆。衢州进口大众,听起来只是几个冰冷的字,但背后藏着的,是机械的魅力,是人的情怀,是这个城市里,那些不愿随波逐流的小小坚持。下回在街上看到一台保养得不错的进口大众,不妨多看一眼,它可能 just looks like an old car,但在懂它的人眼里,那可是一段历史,一段只属于这辆车和它主人的,关于衢州的故事。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