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司机
买车日记分享平台

大众车4S门店:我的真实探访与感受

说起大众车4S店,嘿,这可不是啥陌生地方。对于咱这些开着朗逸、宝来、帕萨特或者途观的“老司机”来说,这地儿啊,就像是车子的根据地,生老病死(呸呸呸,大吉大利)都得跟它打交道。今儿个,我就来掰扯掰扯我去大众4S店那些事儿,没啥官方套话,就聊聊我的真实体验和那点儿小情绪

第一次去大众4S店,那还是几年前,准备换车。当时心里那个激动啊,又有点忐忑。毕竟十几万块钱,不是个小数目。找的这家店,离家不远,门头挺大,蓝白相间,挺显眼的。一进去,哇塞,展厅里一排排新车,打着光,锃亮锃亮的,那个味儿——新车的味道,真香!

大众车4s门店

有个年轻小伙儿立马迎上来了,笑眯眯的,问我想看什么车。我说想看看朗逸和速腾。他就特耐心,带着我一辆一辆地介绍,从外观内饰到发动机变速箱,讲得那叫一个溜。不过嘛,有些专业术语,听得我一愣一愣的,感觉有点被“知识轰炸”了。但他态度真挺好的,问啥都给解释,虽然有些解释听着感觉有点像“背书”。当时看中了一辆朗逸,坐在驾驶位上摸摸这儿,看看那儿,想象着开着它上下班、出去玩的样子,心里美滋滋的。

谈价格的时候,那过程就比较复杂了。销售小哥报了个指导价,然后开始各种说优惠、送装潢。我心里门儿清,知道这肯定不是底价,就开始磨呗。你来我往,像在菜市场买菜,但这个“菜”可贵多了。一会儿销售经理来了,感觉气场就不一样了,说这个月任务还没完成啊,给个“跳楼价”啊,再送个脚垫膜啥的。那气氛烘托得,搞得你不赶紧定就亏大了似的。说实话,当时有点被绕晕,但总体感觉,只要你坚持,价格还是有得谈的空间。最后嘛,定下来了,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最低价,但心里觉得还能接受。提车那天,验车、办手续,折腾了大半天,开着崭新的朗逸回家,心里一块石头落地,也挺开心的。

买完车,接下来就得跟4S店的售后打交道了,主要是保养。大众车的保养周期好像是5000公里或者半年,哪个先到算哪个。刚开始那几次,都乖乖去店里做,不敢瞎折腾。每次去之前,都会先打电话预约,现在方便了,直接在APP上点一点就行。

到了店里,服务顾问会来接车,问你车子有没有啥问题。然后开个工单,告诉你这次要做哪些项目,大概多少钱。等着保养的时候,一般都在休息区。现在4S店的休息区都弄得挺不错的,沙发、电视、WIFI是标配,有的还有免费的茶水咖啡点心,甚至儿童游乐区。坐那儿看看手机、刷刷剧,时间倒也过得快。

等车子弄好了,服务顾问会过来叫你,告诉你车子做了啥,下次啥时候来保养。然后就是去柜台付钱。说实话,价格嘛,肯定比外面的修理厂贵。但你想啊,人家用的是原厂配件,技师理论上更专业,而且有个保障,心里踏实点。有一次保养,服务顾问非要推荐我做个什么“发动机内部清洗”,说对车好。我一听这项目,感觉有点“智商税”,就直接拒绝了。他也没强求,这点还行。

也遇到过一些小问题。有一次车子莫名其妙有个异响,开过去让他们看。接待的服务顾问挺热情,立马安排技师试车检查。检查了一圈,也没找出啥大毛病,最后说是某个塑料件摩擦的声音,给抹了点油。虽然问题不大,但他们那种负责任的态度,我还是认可的。

不过呢,也有些时候感觉不是那么完美。比如有一次去保养,约的早上九点,结果到了那儿,前面排队的还挺多,等了好一会儿才轮上。还有些时候,服务顾问可能比较忙,沟通起来感觉有点匆匆忙忙的。再就是费用问题,虽然说“原厂”,但有时候感觉有些项目是不是真的必要?心里还是会嘀咕一下

总的来说,去大众4S店,就是一种比较“标准”的体验。它给你提供了一个从买车到用车的全流程服务,有它的方便和保障,但也得付出相应的代价——主要是钱。买车时,跟销售斗智斗勇;保养时,跟服务顾问确认项目。它不是啥神秘的地方,就是一个商业机构,卖车赚钱,提供服务再赚钱。

对咱普通车主来说,4S店最大的意义可能在于,在你车子出大问题或者还在质保期内的时候,它是最稳妥的选择。出了保修期,很多人可能会选择外面的专业修理厂,毕竟价格在那儿摆着呢。

去大众4S店,就像是人生中很多不得不去的地方一样。你可能不是每次都心情愉悦,可能偶尔会觉得有点“肉疼”,但为了爱车的“健康”,为了自己开着放心,你还是得去。希望未来的4S店,能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,服务能更透明、更人性化一点。毕竟,谁不想花钱花得明明白白,舒舒服服呢?至少我,是这么想的。

赞(0)

评论 抢沙发

评论前必须登录!

 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