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来大众这个牌子,咱老百姓真是太熟悉了,路上跑的,估计十台里得有三四台挂着个“VW”标。你有没有好奇过,为啥大众能造出那么多不同型号的车,从十几万的小轿车到三四十万的SUV,甚至纯电动的ID.系列,它们到底有啥门道?其实啊,这背后藏着大众一套挺厉害的“积木”哲学,也就是咱们今天要聊的——“平台”。
啥叫平台?简单说,你就把它想象成一个车的“骨架”和“地基”。不同车型,比如轿车、SUV、甚至旅行车,可能共享同一个地基和一部分核心骨架结构,然后在这个基础上“搭房子”,造出外观、内饰、尺寸各异的车来。大众在这方面,玩得那叫一个溜,而且用了好几代了,从过去的PQ系列,到现在的MQB和专为电动车打造的MEB。

先说咱最熟悉的,那个几乎承包了大众半壁江山的——MQB平台。这玩意儿全称叫Modularer Querbaukasten,德语听着有点拗口,意思是“横置发动机模块化平台”。记住“横置发动机”这几个字就好,因为大众旗下绝大部分前驱、发动机横着放的车,都是这平台出来的。
这MQB平台,厉害在哪儿?你想啊,把一堆造车的基础模块都标准化、通用化,就像玩乐高,同一个底座,你可以搭个小房子,也能搭个城堡。大众用MQB,能造出从A0级(小型车,比如POLO)到B级(中型车,比如迈腾、帕萨特)的车。光在中国,这平台下的车型就能拉出一长串单子:
- 紧凑型轿车: 高尔夫、速腾、宝来、朗逸、凌渡L… 天呐,这几款车哪个你没在路上见过?特别是朗逸和宝来,那真是销量常青树,随便哪个小区门口都能停好几台。MQB让他们共享了很多技术和零件,所以造价相对能控制住,价格自然就更亲民,老百姓接受度高。
- 中型轿车: 迈腾、帕萨特。这俩可是当年的“官车”、“商务车”代表。虽然现在市场竞争激烈,但江湖地位还在。它们也是MQB的产物,不过相比紧凑型车,MQB在这里被拉得更长,空间更大,配置也更往上堆。开起来嘛,很多人说德系车底盘稳,MQB平台对这种“稳”贡献不小。
- 紧凑型SUV: 探歌、途岳、探影、途铠… MQB平台造SUV也很顺手,就是把底盘升高点,车身加高点,再套个SUV的壳子。这些小SUV尺寸紧凑,好停车,成了不少年轻人或者小家庭的选择。
- 中型SUV: 探岳、途观L。这俩大家伙,特别是途观L,当年加价都难买到,火得一塌糊涂。它们也是MQB平台的“大号”版本,空间巨大,拉一家人出门绰绰有余。
你看,从十几万的朗逸到二十几万的途观L,骨子里可能用的很多技术和零部件都是一套的。这给大众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和生产效率。而且工程师在开发新车时,不用从零开始,直接在平台上调整尺寸、悬挂、布局就行,研发速度也快。
但硬币总有两面,MQB平台用得太广,有时候也会让人觉得有点“审美疲劳”或者说“同质化”。开过几款不同MQB车型的人可能会有这种感觉:方向盘手感差不多,油门刹车调校风格也类似,甚至内饰的很多按键布局都大同小异。用我的话说,就是“开啥大众都一个味儿”,那种独一无二的驾驶乐趣或者鲜明的个性,可能就被平台的通用性给“磨平”了一点点。而且,为了通用性,可能在某个特定车型上,它的极限性能或者某种特性,就得为了迁就平台而稍微妥协。不过话说回来,对于绝大多数只是需要一台可靠、好开、省心的家用车的老百姓来说,MQB平台的稳定性和经济性,确实是它能卖得好的关键。
然后,时代变了,电动车呼啦一下就起来了。大众一看,燃油车的MQB平台肯定不能直接拿来造电车,电池怎么放?电机怎么布局?跟燃油机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啊!于是,他们大手一挥,又搞了个专门的纯电动平台——MEB平台。
MEB,全称Modularer E-Antriebs-Baukasten,意思是“模块化电驱动平台”。这平台就是为电车量身定做的。电池像个平板一样铺在底盘下面(这叫“滑板式”底盘),电机可以放在后轴,或者前后轴都放实现四驱。最直观的好处就是,因为没有发动机、变速箱这些占空间的大件,MEB平台的车轴距可以做得特别长,但车身又不用很长,这样一来,车内空间就特别宽敞,感觉比同尺寸的燃油车要大不少。
MEB平台的代表作就是大众的ID.系列:
- ID.3: 尺寸跟高尔夫差不多,但轴距长很多,内部空间感觉都快赶上速腾了。这是大众纯电的先锋官,主打城市代步和灵活。
- ID.4 CROZZ/X: 这俩其实就是一回事儿,南北大众各自的版本,定位紧凑型纯电SUV,基本可以看作纯电版的途观L。续航、空间表现都挺均衡的,是大众现在电动车的主力。
- ID.6 CROZZ/X: 尺寸更大的纯电SUV,有七座版本,满足多成员家庭需求,可以理解为纯电版的途昂。
- ID.7: 纯电中型轿车,定位比帕萨特/迈腾更高一些,主打长续航和科技感。
开起来呢?MEB平台的车因为电池组在下面,重心很低,所以开起来感觉挺稳的,加速也快(电车通病嘛,随踩随有)。但要说操控乐趣或者那种传统的驾驶质感,跟燃油车还是不太一样。而且智能化方面,虽然ID.系列比大众以前的燃油车强多了,但在国内跟造车新势力比,很多人觉得还有提升空间。不过,大众在MEB平台上也引入了新的电子电气架构,OTA升级啥的都支持了,算是跟上了时代。
除了MQB和MEB这两个大众品牌的绝对主力,大众集团还有一些其他平台,比如用于高端纵置发动机车型的MLB平台(主要在奥迪、保时捷这些品牌上),以及一些老平台像PQ平台(以前的老速腾、迈腾就是PQ35/PQ46平台),现在基本都停产或者只在一些入门级车型上用了。但对于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,买大众车,现在主要就是看它是MQB还是MEB就行了。
所以啊,下次你在路上看到一台大众车,不管是朗逸还是ID.4,你可以稍微猜一下它大概是哪个平台出来的。这就像你看一个人,大概知道他是哪个学校毕业的,能对他的背景有个初步了解。
了解了大众的平台,再去看具体车型,你可能就会有更清晰的认识。比如,你知道朗逸和速腾都是MQB的,就能理解为啥它们的很多驾驶感受和内部结构有相似之处,但速腾定位更高,悬挂、调校会更好一些。你知道ID.4是MEB的,就能理解它为什么空间那么大,为啥没有发动机噪音,动力响应那么直接。
最后多说一句,平台是基础,但不是全部。同一个平台,工程师的调校水平、用料厚道程度、以及针对不同车型的细微改动,都会让最终开起来的感觉千差万别。所以,就算它们都来自MQB或者MEB,高尔夫开起来肯定跟途观L不一样,ID.3开起来也跟ID.6是不同的体验。
总而言之,大众的平台战略,尤其是MQB和MEB,是它能在全球市场呼风唤雨的关键。它让大众能快速、高效地推出大量不同车型,覆盖了几乎所有的细分市场。对于咱们消费者来说,这意味着选择特别多,总能找到一款价格、尺寸、类型都合适的。缺点嘛,可能就是少了一点点个性,多了一些“大众味儿”。但考虑到它巨大的销量和保有量,这套“积木”游戏,大众无疑玩得非常成功。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